內容來自sina新聞

熱點聚焦 房企紮堆 出海為哪般



中海國際社區9折團購最後沖刺

  "目前走出去的多數房企仍以吸引國內境外投資的客戶為主,並沒有形成清晰的規劃,未來的發展是否可持續仍未可知。"

  國內房企海外謀發展的"野心"正在進一步膨脹。記者瞭解到,日前,萬科、保利地產、萬通地產、綠地集團、中坤集團等知名房企紛紛遠赴全球各地攻城拔寨,投資規模已達上百億美元。從最早的個人海外置業,到企業出海投資,再到房地產商會與海外政府機構合作,未來中國房地產企業或將以"組織"的形式抱團出海。

  搶奪海外"入場券"

  近幾年,由於國內地產市場的調控和海外市場對於資本的需求,再加上利潤的驅動,房企已經將掘金目光轉向海外。

  據瞭解,在日前舉辦的北京房展會上,海外項目就占據房展會的三個展館,隨著歐洲買房移民項目的火熱升溫,葡萄牙、塞浦路斯等歐洲國傢愈發受到國內投資者的關註和青睞。

  截至目前,包括萬達、萬科、綠地、碧桂園、中坤等多傢房企在內,佈局海外市場已是其未來發展面向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海外投資聯合會的一項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包括上述各傢企業及中國鐵建、中國建築、萬通等在內的十餘傢大型房企,已在海外有房地產項目或明確的投資計劃,總投資規模已達上百億美元。並且,這個數字還將在未來持續增長。

  有地產界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房企遠赴海外投資有一大優勢,就是融資環境。其中,一方面是融資成本,國內的開發貸受到限制,而且從銀行貸款的 利息通常在7%以上,民間借貸成本更高,而在海外市場貸款利息多為4%至5%。另一方面是資本金。據悉,房地產企業在中國境內投資至少需要30%的資本 金,而在境外10%至15%就可以。

  此外,記者瞭解到,由於最近幾年美國、歐洲等國傢和地區的經濟不景氣,為吸引外國投資,往往還會給出包括稅收在內的諸多優惠政策。該人士同時表示,由於國內出臺的一系列限購政策,讓不少富豪失去瞭在國內買房的資格,於是便將目光轉向海外。與北上廣等國內一線城市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傢的房價相對較低也較為穩定。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今年以來,近30傢房企海外融資總額已接近800億元。其中,在不到半年時間內,10大標桿房企海外融資額度已達380 億元,這一規模接近其2012年全年413億元的海外融資額,相比2012年下半年151.6億元的海外融資額上漲150%。

  "出海"喜憂參半

  面對眾多房企對於海外市場的躍躍欲試,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國內的樓市雖然在2012年開始復蘇,但土地成本相比以前已經明顯上漲,在房企的成本中,資金成本占比也越來越高,因此海外資金相對較低的成本對國內房企的吸引力很大。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此前向媒體透露,萬達海外目光將集中鎖定在歐美市場,未來10年將向美國投資100億美元。2013年萬達還要完成1到2個項目的大型並購。而萬科董事長王石也公開表示,除瞭今年2月與"鐵獅門"開發位於舊金山的公寓項目後,將來還會在紐約曼哈頓、波士頓等地開發房地產,未來也將從北美市場向加拿大拓展。

  "房企到海外去開發項目一般會找當地的開發商合作,這是一種降低風險的穩妥策略。"上述人士直言,如果不尋求合作,風險和項目運作難度都會加大。此外, 當前日漸趨嚴的調控已經使得地產市場的環境產生質變,和轉型向商業地產、旅遊地產相似,境外投資和發展也成為房企分散風險的一大途徑。此外,近幾年海外置 業需求在國內的表現亦很強烈,這也從客觀上為房企提供瞭機會。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幾乎全部"出海"的房企,目前均處於計劃和初步實施 的階段,尚未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鑒。在眾多出海房企"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中,雖然大多數對於收獲期滿懷信心,但在記者采訪中,多位行業人士均表示喜憂參 半:由於跨國政策及當地市場的不可控,出海的收成還須拭目以待。

  "目前走出去的多數房企仍以吸引國內境外投資的客戶為主,並沒有形成清晰的規劃,未來的發展是否可持續仍未可知。"某房企負責人說。

  不少地產商認為,國內房企走出去,實際上是在響應新增海外移民以及國人海外置業的需求。美國私人房地產咨詢公司高緯環球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張良軍對媒體表示,房企投資海外隻是策略性安排,因為如果中國人沒有走出去買房,開發商也不會有投資海外的動力。他認為,現在房地產企業投資海外隻是試水階段,雖然越來越多,但不會成為中國房地產企業的主流。







報名提示:報名8小時內將收到電話回訪。

在線咨詢:

團購咨詢專線:0731 - 82995555



新聞來源http://cs.house.sina.com.cn/news/2013-05-29/0852321907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nnieb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